东海之滨的长江口,上起徐六泾,下迄入海口,是中国通江达海的重要战略通道,滔滔长江以万里奔流积蓄之伟力汇合于此,面朝大海,向东、向前。
28日,“沿着长江看航运”媒体采访团来到位于长江口的上海外高桥,走进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外高桥基地,在“黄金水道”旁看码头横亘,船流如织。
这是第四届“我家住在长江边”主题宣传采访行活动的最后一站,在这里,媒体记者感受到了长江口航道人数十年如一日坚守航道维护一线的情怀。
在外高桥的北侧,媒体采访团驻足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旁,看见巨型邮轮、集装箱船等各式各样的船舶不停歇地往来穿梭。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是开启长江黄金水道的一把“金钥匙”,也是中国水运工程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壮举。从1998年到2011年,十余年的时间里,长江口航道人完成了长江口深水航道一到三期治理工程,实现了航道水深从7米到12.5米的巨大跨越。
工程建设过程中,长江口航道人克服了航道局部淤浅、地基土软化、增深困难等诸多世界级工程技术难题,坚持自主创新,在工程结构选型和设计的创新实践中,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形成工程成套技术创新成果74项。
根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持续跟踪评估,长江口深水航道建成以来,支撑海运量运输182亿吨,产生航运直接经济效益1717亿元,拉动GDP11736亿元。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是交通运输部按照交通强国建设总体部署,加快构建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补齐水运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内容。
工程已于2021年12月竣工,航道全长86公里,水深6米,可以满足5000吨级船舶满载乘潮双向通航(同向多线),兼顾1万吨至2万吨级船舶减载乘潮通航和大型空载船舶下行乘潮通航,由此长江口航道正式形成“北主南辅”的新态势。
“我们始终重视保持航道通航水深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坚持做好现场原型观测和河势跟踪分析工作,通过科学、有效地管理,深入推进精准养护,实现了长江口航道水深稳定畅通,航道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长江口航道养护中心主任李文正表示。
航道旁,媒体采访团看见两艘工程船巨大的机械臂于船身两侧缓缓展开,直探江底,这是长江口航道专用耙吸挖泥船“长江口01”轮和“长江口02”轮正在航道内进行维护施工作业。自投产以来,“长江口01、02”两轮已安全稳定运行超过12万个小时,累计超过2.15亿,达到同期总量的26.82%。
历经二十余年的治理维护,长江口航道充分发挥出在长江航运主通道中的咽喉要塞作用、通江达海作用、长三角航运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支撑作用、绿色循环发展中的探索创新作用,已成为世界级的“黄金水道”。
2023年,长江口航道合计通过总货运量16.80亿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216.21亿元,拉动GDP增长1692.41亿元,保守估计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沿线各地就业增加10.7—13.7万人,有力保障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长江口“水深线就是生命线”,这也是长江口航道人始终坚守的责任理念。今年以来,长江口航道航道管理局在航道养护资金缺口大、多次面临台风、暴雨、高温、寒潮等极端气象影响的不利情况下,全力确保了长江口“黄金水道”的安全畅通。
“我们正积极谋划推进‘十五五’规划。目前,南槽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顺利通过行业审查,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北港航道项目前期研究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洪波表示,“南槽航道二期治理和北港航道建设有利于系统提升长江口航道韧性和通过能力,能切实增强对长江经济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的保障能力。”(谢梦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